都江堰令人赞叹的地方 令人望而惊叹的成都都江堰

时间:2022-03-27 21:37:59 版权说明:以下内容来自网友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259687886@qq.com 处理。

       成都是四川省会,古为蜀国,秦并巴、蜀为蜀县并建城,也被称为芙蓉城巴蜀文化,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那么,你去过成都吗?你知道成都文化吗?无论你是否去过成都,每个人都听说过成都的都江堰!今日让我们一起探索成都文化,看看成都名胜古迹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部,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不仅是中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附近风景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包括伏龙观、二王庙、安兰索桥、玉基关、离堆公园、玉基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世界上最古老、唯一保留、无坝引水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千里的天府。都江堰旅游区是世界文化遗产AAAAA国家级游景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2年,都江堰是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名单。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的文化遗产定义,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环境和谐,具有突出的历史和科学价值,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地形地貌
       都江堰地跨川西龙门山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顶部。城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都江堰山丘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形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渐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在地质结构体系方面,都江堰市属于中国的结构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于岷江冲积扇的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中山、山、丘陵、平原分步分布,被称为六山一水三田。

       气候环境
       都江堰市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多年来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4.4℃。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年总量变化不大;空间分布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日左右,平均结束于9月14日左右;一次降雨持续20天。区域主导风向:nw,c,风向频率(%):12.41,最大风速:17米/秒,平均风速:1.3米/秒,当地没有台风。

       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绝对湿度15.2,绝对湿度最小14.3,月平均最大绝对湿度32.4,月平均绝对湿度最小2.8;30气象监测显示,都江堰市空气湿度指数低于成都市各区(市)县。

       历年平均气压933.7,极端最高气压958.7,极低气压912.2;最热季节的平均气压925.9,最冷季节的平均气压938.7,雨季气压928.0。全年晴天120天,阴天95天,雾天7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016.9历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8天。

       名字起源
       秦蜀县太守李冰建堰早期,都江堰被称为建,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被称为建山,当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民是彝族羌族,他们称堰为建。

       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立了都安县。都江堰以县命名,被称为都安堰。同时,也被称为金堤,突出了鱼嘴分水堤的作用,以堤代堰命名。

       唐代都江堰改名为杜尾堰。因为当时用来筑堤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石实中累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杜尾。

       直到宋代,宋史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猜猜你也喜欢:
       具有艺术特色的青岛茂腔文化
       大连历史上历史上的名人
       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大连话
       西安兴教寺的历史传说

展开阅读